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学者视点

  • 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互动关系构建:基本构型、关键方向、路径探讨

    陈佩杰;

    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实践成为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设定,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之间关系成为重要理论研究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已有理论成果和其他学科借鉴,发现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交互促进的“互动”基本构型,并分析其生成基础、展开机理和发展动力。面向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围绕提高竞技体育精准科学发展水平、增强全民健身科学发展动力、推动体育产业自主创新、重视体育科普创新发展和提高体育国际化开放发展水平等重点方向,积极探索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基础、推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和构建体育知识创新基础等发展路径。

    2025年02期 v.42;No.206 12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9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特稿

  • 科技创新赋能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进展

    潘玮敏;张志勇;张丽梅;

    主动健康模式下提高身体活动已成为运动促进健康的主要策略,在数字健康技术全面展开,以及全球公众身体活动达标率普遍偏低、慢性病发病率持续攀升的多重背景下,科技创新在运动与健康研究领域助力用户开展自我运动管理与健康管理、促使运动转化为行为习惯、破除久坐行为模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立足科技创新赋能提升个体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研究基础,聚焦智能移动设备针对不同人群身体活动及健康的干预策略与实施效果,同时分析水凝胶基质材料柔性传感器及人工智能平台在运动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对该领域科技创新研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2025年02期 v.42;No.206 14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逻辑关联和政策取向视角

    占智勇;徐政;葛力铭;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激活消费新动能的重要一环。研究旨在理清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冰雪经济之间的逻辑关联,推动冰雪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以核心科技创新促进冰雪经济质量变革、以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冰雪经济效率变革、以产业深度转型提升冰雪经济动力变革。应充分认识发展冰雪经济面临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协同不畅、资金支持不足与融资渠道单一、冰雪消费市场认知度不高与消费动能不强的困境。由此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激发冰雪经济增长动能;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冰雪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冰雪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冰雪经济发展生态。

    2025年02期 v.42;No.206 15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以奥林匹克价值观和人工智能创新为引领:《奥林匹克AI议程》的全景解读与中国进路

    李晨曦;于思远;刘波;

    作为世界体育数字化发展的里程碑,国际奥委会颁布的《奥林匹克AI议程》对奥林匹克运动乃至全球体育的智能化发展具有引领性、推动性、规范性意义。对《AI议程》的全景分析发现,国际奥委会不仅擘画了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的宏伟蓝图,也针对潜在的技术与伦理风险提出了治理框架。详解《AI议程》所聚焦的5大领域,分别是以运动员为中心提升训练竞赛环境、确保体育人工智能效益平等可得、提升奥林匹克赛事运营与可持续性、增加奥林匹克赛事与全球粉丝互动、驱动国际奥委会和体育世界的高效管理等;抽绎《AI议程》的3层关切,分别是基于“奥林匹克价值观和IOC工作原则”的根本关切、号召“团结和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关切以及秉持“善治和负责任创新”的治理关切。立足我国体育数字化发展的前瞻视角,具体提出相应建议:应参考《AI议程》5大领域,推动中国体育人工智能发展;借鉴《AI议程》治理框架,规范中国体育人工智能实践;响应《AI议程》开放共享,形成中国与世界的互促互进。

    2025年02期 v.42;No.206 16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体育知识的逻辑起点与生成逻辑的哲学研究

    张琪;

    体育知识的产生,必须依赖独特的体育经验,经过知识逻辑对体育经验的抽象作用,形成被逻辑证成的体育规律。体育知识的经验基础应当立足何种逻辑起点、体育知识的抽象逻辑应当遵循何种逻辑规范,都是关乎体育知识本体的重要内容。以竞赛裁判应对赛场矛盾的经验为切入点,立足体育活动内部视角见微知著地讨论体育知识生成的经验来源和证成逻辑问题。研究认为:应当基于参与者的具身经验、运动技术的意义诠释和体育活动的竞争语境,以3个领域的交汇内容作为生成体育知识的经验来源的逻辑起点。从体育经验来源上升为体育知识的过程中,还要遵循3条逻辑结构:确立本体经验在归纳体育知识内容的基础作用;突出人本属性在建构体育知识逻辑的主导地位;强调多元价值对审视体育知识实践的评价作用。在厘清体育知识的逻辑起点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为生产能够直接应对实践问题的体育知识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2025年02期 v.42;No.206 17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指向与路径创新

    李淑梅;

    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实践调查与案例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文化在广大农村具有强大的民众亲和力、基层渗透力、精神感召力、发展支撑力,以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顺应时代、响应国策、呼应民意,在提升农民健康素养、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可以从完善基础保障、打造乡村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培育专业人才、加大文化传播等方面重点考量,规划体育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5年02期 v.42;No.206 18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康促进的体医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岑炫震;孙冬;宋杨;陈海荣;顾耀东;

    体医融合主要通过整合体育与医疗优质资源,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全民健康促进实践提供新的可能性。从宏观政策层面到微观操作维度,深刻剖析了现阶段我国体医融合的现实状况和实践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体医融合相应创新路径:强化顶层设计,以健康中国为引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以体医深度融合为内核构建支撑服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以全民健康促进为目标健全标准服务范式;重塑宣传机制,以体医融合理念为基础强化主动健康意识。研究旨在凝聚体育、医疗领域合力,探索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医融合促进全民健康之路。

    2025年02期 v.42;No.206 199-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体育学博士生自主培养的特征探骊与未来进路

    姜哲;丁家欢;苏仰洁;王雷;

    体育学博士生作为最高学历层次的体育人才,对建设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为提升我国体育学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及访谈法,在对中国体育学博士生自主培养的全流程要素进行辨析基础上,提炼各流程要素的实践特征,并提出自主培养的未来路径。研究发现:博士生招生制度愈加契合培养目标,但“申请-考核”制亟待健全;开题管理程序持续优化,但指向性规范性亟待加强;中期考核制度较规范,但表面化形式化亟待克服;评审标准愈加严格,但评议与申诉制度亟待优化;答辩注重论文质量的再提高,但跟踪机制亟待建立;科研成果认定注重分类分层,但多样边界亟待廓清。为完善中国体育学博士生自主培养体系,提出建议:平衡“申请-考核”制的内部张力,优化和规范相关程序;健全导师的遴选、责任与培训的系统机制;完善开题、中期考核及评审的制度协同;建立跟踪机制并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2025年02期 v.42;No.206 208-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民族传统体育

  • 武术套路竞赛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刘文武;杨赛男;张正伟;

    为了破解武术套路竞赛发展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竞赛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当前武术套路竞赛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1)难以保证运动员竞技成绩评定的相对客观,成为掣肘武术套路申奥成功的重要内因;(2)使武术套路竞赛因缺乏视觉上的“竞争性”和情绪上的“紧张感”而降低了观赏刺激性,减弱了武术套路竞赛的社会影响力。武术套路竞赛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武术套路移植其他表现难美性项目的竞赛模式,却忽略了武术套路与其他难美性项目有着明显区别,而正是这种区别的存在,导致了武术套路竞赛在成绩评定客观性问题上争议更大。从3个方面提出了武术套路竞赛模式改革的新思路:(1)关于“怎么比”,变“以小项分组而竞”为“按人数分组而竞”;(2)关于“如何评”,重新组合现有评判标准的构成要素;(3)关于“比什么”,基于《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库》引导难度评判指标由跳跃难度向动作难度倾斜。

    2025年02期 v.42;No.206 217-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运动训练学

  • 速度滑冰经济性与运动表现及下肢运动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郭磊;刘宇;杨金田;

    目的 探究运动员长距离速度滑冰经济性(SSE)与运动成绩及下肢运动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招募30名优秀长距离速滑男运动员,运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在冰场测定无氧阈速度和在70%、80%、90%无氧阈速度下的SSE;采用惯性运动捕捉系统获取80%无氧阈速度滑行中的运动学指标。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究运动成绩及运动学指标与SS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运动成绩与3种速度下的SSE(r=0.706~0.743,P<0.01)均高度相关;SSE与单步长(r=0.603,P=0.016)、双支撑时间(r=0.454,P=0.034)中度相关;与触冰时刻髋关节外展角度(r=0.453,P=0.046)以及大腿(r=0.512,P=0.032)、小腿(r=0.475,P=0.041)、足(r=0.431,P=0.029)矢状轴加速度成中度相关;与蹬冰时刻髋、膝关节屈曲角度(r=-0.562,P=0.035;r=-0.623,P=0.027)以及离冰时刻踝关节旋转角度(r=0.435,P=0.029)、足矢状轴加速度(r=0.475,P=0.033)也具有中度相关性;另外,SSE还与质心垂直轴与额状轴加速度峰值比值(r=-0.712,P=0.019)高度相关。结论 优秀运动员具有更好的SSE,充分的蹬冰距离和时间、适宜的蹬冰角度和时机以及流畅的动作衔接有利于改善运动员的SSE。

    2025年02期 v.42;No.206 226-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国际研究

  • 美国“域外管辖权”在国际体育领域的扩张及中国因应策略

    姜熙;

    国家“域外管辖权”的扩张、滥用是国际领域极具争议的事项。随着美国通过“域外管辖权”介入国际足联腐败案,以及美国《罗德琴科夫反兴奋剂法》对反兴奋剂问题“域外管辖权”的确立,美国“域外管辖权”呈现出向国际体育领域快速扩张的态势,意味着为美国国家司法力量介入国际体育领域提供了法律基础,长期以来国际体育领域的自治传统和国家司法对国际体育事务的礼让传统被打破,从而影响到整个国际体育治理格局。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美国“域外管辖权”在国际体育领域扩张的法律基础、典型例证,及“域外管辖权”扩张所带来的风险和因应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国际足联腐败案是美国将以往法律中的“域外管辖权”扩张到体育领域的典型例证,而《罗德琴科夫反兴奋剂法》确立的管辖权是专门针对体育领域的“域外管辖权”。美国“域外管辖权”向体育领域扩展,将对国际体育领域的治理、国际体育组织,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权国家形成挑战,应从国际合作、诉诸法律等多方面进行应对。

    2025年02期 v.42;No.206 236-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青年论坛

  • 从“圈地自萌”到“文化破圈”:体育“饭圈”动态转型的驱动逻辑与治理策略

    杜超伟;倪京帅;

    体育“饭圈”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极端化组织行动能力,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体育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运用参与式观察、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系统分析体育“饭圈”从“圈地自萌”到“文化破圈”的驱动逻辑与治理策略。研究认为,体育“饭圈”的“圈地自萌”表征为强化文化区隔以“圈地”,从事数据劳动以“自萌”。体育“饭圈”从“圈地自萌”到“文化破圈”是由内部圈层话语体系与圈层情感逻辑,以及外部数字平台与商业资本共同驱动下的产物。同时,体育“饭圈”的“文化破圈”也产生了诸多利弊。基于此,提出相应治理策略:强化运动员责任担当与价值引领;培育粉丝群体正向价值观与理性判断力;推动法治机构制度建设与效能提升并进;优化数字平台算法推荐与内容审核双机制;加强主流媒体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2025年02期 v.42;No.206 247-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